教育部重点支持32所师范院校发展!这项重要工作如何开展?
本文原标题:《师范类专业认证通关经验谈》
今年2月,教育部在其官网发布通知决定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以下简称“提质计划”)。近日,众多师范院校陆续在学校网站公布成功获批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的消息,其中部分高校明确要在师范专业认证规划提质等方面抓住机会。据了解,本次共32所地方师范院校入选。
此前,教育部曾明确要通过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等办法,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保障办学质量。师范专业认证是众多师范院校高校面临的重要工作内容,但由于部分师范院校是首次开展师范专业认证,在工作中可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为此,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特邀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张秀丽为我们深度分享学校的相关经验与做法。
注:在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9月底发布的《关于公布2021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的通知》中,该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位列其中。
麦:基于相关工作经验,您认为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在调动各专业、师生积极参与认证方面可以如何做?对其他师范类院校有怎样的建议?
张秀丽:基于个人工作经验,我认为做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学校是否高度重视,学院全体师生是否团结努力。专业认证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层面的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学校各部门共同推进认证工作,尤其是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在育人环节共同努力。对于学院来说,全体师生需要共同努力,真正做到“认证为人人,人人来对标”,才能把认证理念落到培养学生的各个环节。
为调动各专业、师生积极参与专业认证,我觉得关键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宣传,普及认证理念与标准。例如召开全体专业教师宣讲大会,邀请有经验的认证专家给老师讲解认证有关知识,尤其是针对认证的“主线”和“底线”如何对应毕业要求,如何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课程目标的描述,如何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教学实施和评价等。
第二,制定认证工作计划,目标到人,加强认证准备过程的引导与监控。例如结合学院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专业教师的特长等,进行相关工作的详细分工,责任到人,为整个认证材料的准备过程制定详细的周计划描述,学院书记和院长统筹分工与协调,确保认证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有专项经费。为调动专业、师生参与认证的积极性,需有专项经费支持,保障认证过程中资料收集、整理和装订打印等工作顺利进行。
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准备师范认证工作过程中,为做好专业认证各项支撑材料的组织及整理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
在认证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十分重要,尤其是每个点的支撑材料。在进行支撑材料的组织及整理过程中,我认为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地进行专业总结与描述,且图文相结合;自评报告要精炼再精炼,既有仰望天空的高度,又有脚踏实地的文件政策和事件;支撑材料要详细分类,既有统一范式,又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学生试卷、教师教案、学生的实习材料,是三种不同风格的材料,既可以有统一的封面,又要有不同的装订风格等。
麦:在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是如何对教学过程质量进行常态化监控的?有哪些特色做法?
张秀丽:学校和学院一直都严格要求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在推进师范专业认证过程中,我们主要做到“统筹分工,协调管理”和“分环节全面监控”这两点。
“统筹分工,协调管理”是指形成了从学校到学院的三级管理机构,在以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副院长为主要负责人,到教学研究室和专业负责人,再到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等各职能部门协同办公,共同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形成了制度完备、标准规范、机制畅通、反馈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构建了以目标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组织保障系统、资源保障系统和反馈保障系统等共同组成的“五位一体”的质量保障运行体系。
其中目标保障系统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和体育教育专业质量标准目标等;制度保障系统是由教学建设基本制度、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共同组成;组织保障系统是由教务处、校教授委员会、学生处、基层教学单位院教学督导组、本科生导师组、院学工部等共同组成;资源保障系统是由教师队伍、教学经费、教学基础设施、实习基地、实验器材、实践平台、网上评教及相关数据库支持等组成;反馈保障系统是由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质量改进监控与反馈、教学监控与反馈、课程考核与反馈、专业评审与反馈系统等组成。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学校统筹安排运行,学院执行,围绕目标系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协同配合,完成“信息实施—考核调查—反馈—再改进”的闭环监控体系,保障了教学过程的质量提升。
“分环节全面监控”是指形成了从专业规划制定、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和教材选定、课堂教学、见习/实习教学、考察考试、毕业论文七个环节的全面监控体系,保障人才培养各阶段有序进行。学校制定的《郑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办法》中明确了专业规划的制定、专业建设的管理办法和专业建设标准,由教学指导委员会监督执行;学院制定了培养方案,并对教学大纲的审核进行了修订,每学年由专业负责人牵头,教学副院长、专业系主任参与,进行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审核、修订和实施推进工作;在教材选定和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制定了《郑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全方面进行监控;在“三习”教育考察考试和毕业论文环节,由专业教学办公室牵头,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主抓,结合指导教师,一对一指导与监督,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张秀丽:师范专业认证的目的在于持续改进,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得益于将评价结果不断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在这方面一直十分重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调研报告、用人单位需求报告及国家相关政策,及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结合评价结果及专家意见,定期进行课程设置的调整;(3)结合课程教学,定期进行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等。譬如,通过反馈信息我们了解到,毕业要求指标点中的综合育人达成度低,我们便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教育心理学”和“三习”的学时学分,重视学生育人方法指导和育人能力的提升。
麦: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OBE)是我国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关注毕业生毕业时学到了什么、能做什么。希望您能介绍一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是如何了解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的。
张秀丽:学校和学院均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制定并实施了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管理办法,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三大部分。
同时,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也是学院的“一把手”工程之一,院长、书记亲自参加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调研,包括在校生问卷的发放、毕业校友调查和就业单位调研等几个关键环节等。在人才培养达成度调查方面,我们和校外第三方机构(麦可思)进行了深度合作,具体环节包括反思自查、调研分析、咨询研讨、交流研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不同的环节收集不同的数据,如在问卷调查环节,主要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定性和定量的表现,用数据反映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譬如通过调研数据,我们发现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班主任工作和综合育人工作有所欠缺,达成度较低,因此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入“班主任周周谈”和中学“手牵手”活动,让师范生近距离接触协同育人单位和实习基地优秀班主任,并经常举行活动加强师范生的班主任指导和综合育人方法培养。
作者 | 麦可思 王慧
本期责编 | 麦可思 姚琳婧
观看更多视频